查看原文
其他

【建党百年•浙里我家】爸爸与房子

新专201 胡安妤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2-12-24

编者按

追忆百年岁月,写读百家故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联合思政育人品牌“行走的新闻”开设青年写读「建党百年•浙里我家」专栏,用00后青年视角,体察生活百味,书写身边故事,用青春之声,把祖国发展读给你听。

爸爸与房子


声 | 制作 | 谢准 新闻201班
文 | 胡安妤 新闻学201专班






橘子味和汗味是我在孩童时期最深刻的味道。

在夏天,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我会去打上一桶井水,用最传统的方式冰镇上一瓶橘子味的汽水和两瓶啤酒,有时还会放进一个西瓜,用一只红色的桶,装下我和爸爸在饭前的快乐。至于汗味,这与爸爸的工作有关。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顶着夏日的骄阳工作一天后早已汗流浃背。妈妈总是习惯性地念叨着爸爸身上的汗味,而我却格外地期待这独特的味道,因为爸爸下班回家总是会带上很多好吃的。

爸爸于1965年在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胡家村出生、长大,为人憨厚。

爸爸在成为一个正式的建筑工人之前可是干过很多活的。在爸爸年纪还不大的时候,就跟着大伯父一起做米升子、砧板之类的小物件,做完之后,就和同村的人一起拿到集市上去卖。碰上洋葱、卷心菜等收获的季节就起个大早,用车子将它们拉到兰江的码头上去卖给批发商。除此之外,爸爸的厨艺也是我们村子上的一把好手,碰上有人家婚丧嫁娶,爸爸就会帮他们炒炒菜,能收获不少好评。



居住环境的艰辛是促使爸爸改变的主要动力,在那时,爸爸便埋下了重新造房子的念头。于是就开始跟着师傅学做更难一点的木工活,从做凳子、桌子到开始造木头房子一共花了两年多时间,此时的爸爸23岁。学成之后,就四处寻找需要点工的人家,给他们做一些木工活或者对房子进行一些修修补补。这样一天下来有固定的工资,虽然工资不高,但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时候为爸爸积攒下不少人脉。

日子趋于平淡,生活并没有因为爸爸换了工作而变得更好,但好在也没有变差。过了几年,爸爸妈妈以最传统的方式,经人介绍相识、相知之后结了婚。后来我问起妈妈,爸爸在当时两袖空空,可以说的上是一个穷小伙,而妈妈的原生家庭条件可以说比爸爸的好很多,那为什么要选择爸爸。妈妈说:“在那个时候你爸爸的条件是不好,但是人穷手艺不穷,而且他为人忠厚老实,这样的人总是不错的。”

爸爸和妈妈结婚两年之后生下了姐姐,又过了五年我也出现了,可惜的是,在我出生的那一年爷爷去世了,所以我脑海中的爷爷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因为姐姐的到来,让爸爸工作变得更加卖力,一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骑到锈迹斑斑。

1993年,从出生便一直呆在农村的爸爸和他的几个朋友决定到城市去找一份工作。爸爸和他的朋友们租下了一间房间,吃喝拉撒都在这几十平米的空间里。爸爸在城市中奋斗了三年。

在村子里,从前的土房子大都推了重建,也开始用更坚硬的预制板来造高层数房子,但会造的人还是少数。爸爸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想着能离家里近些,就决定回到农村,开始着手建造这类房子,毕竟从事这一工作有些年头了,而且认识的朋友也多,想找着活干并不是什么难事。

时间到了2001年,距离爸爸想造房子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也已经完成了两件人生大事,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妈妈辛勤和踏实让我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从妈妈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坐在一张四四方方的缝纫机前,虽然期间也换过工作,但终归没有离开这台机器。                            

爸爸能造完家里房子也有不少妈妈的心血。

在2001年年初,家里的新房子开始动工了,从打地基到盖完最后一片瓦,爸爸都亲自参与,当然,也还请了一些爸爸在工作时认识的朋友。虽然我对当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却也还记得家中的房子拖了好久才完工。现在我的记忆大多是已经住进了新房子之后,后来我问妈妈:“你和爸爸在造这个房子的时候是不是很辛苦,一边忙着外面的工作,一边还要操心着家里的事情。”妈妈说:“辛苦啊,在外要上班,还要顾家,你爸爸也不能因为自己家造房子就耽误了别人家的,不过好在你爸人缘好,大家都愿意过来搭把手,虽然当时生活困难,但还好现在都熬过来了。”

到2002年家里的房子才算完工。爸爸站在顶楼,双脚实实地踏在地板上,细细地看着眼前的所有,想着终于达成了十几年前的心愿,在心中的不仅只有高兴,还有感动。爸爸说:“自从你妈妈嫁过来之后啊,我们家的日子就越过越好,别人都说我们家,五年前还欠着债呢,现在就造起了新房子。”



爸爸不甘心每天拿着那份死工资,就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开始承包下一幢幢的房子,与屋主谈下承包的总价。经过多年的打拼,爸爸认识了不少朋友,而且大都愿意跟着爸爸一起干。就这样建立起了一支小队,爸爸就当起了他们的“小老板”,尽管这只队伍到现在都还没有壮大起来。

家里的小日子就这样越过越好。

晴天和雨天是交替存在的。

转眼间就到了2016年爸爸出事了,往楼下丢建筑材料的时候有铁丝钩住了爸爸的衣角,爸爸就被这些器具瞬间带到了地面上。因为伤的严重,术后的恢复期很长。有时候,爸爸会静静地看着那成堆的木料发呆,好像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像从前一样,或者还能不能恢复地像从前一样。好在爸爸原本开朗的性格还在,没有让阴郁的情绪围绕在身边太久,在家待了一年多的时间之后就又可以从一些较轻的工作开始了。

后来,政府颁布了“三改一拆”的法令,家中的老房子已属于危房,也被列入了拆除、整改的行列。这幢老房子在巨大的挖掘机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轻轻地推了几下就变成了一堆残渣散在了地上,好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幢老房子曾经见证了三代人的喜怒哀乐,难免让我有些不舍。就在去年,村子里对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老房子这儿建了篮球场,我就没有特意去过那,只是几次偶尔经过时心中泛着莫名的酸楚。

现在,2020年,还是一家五口,还是住在同一屋檐下。

其实爸妈在前几年也有过几次想重建新房子的念头,但因为一些土地上的问题就一直搁置着。到了现在,爸妈已经放弃了再造的念头,爸爸说:“女孩子么,总要出嫁的,你们也都长大了,不能像我们这样一辈子留在这个村子里,房子也就没有造的必要,我和你妈住在现在的房子里也就够了。”






“行走的新闻”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坚持十数年的文化育人、课程思政品牌,是专业课讲出思政味的成功探索,是行与学相结合丰富育人形态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行走的新闻”每年聚焦重大主题,始终坚持“行、访、叙、写”融合,以青年学生视角深耕“家”的故事,已经出版《我家四十年》《国是千万家》《我的小康之家》等成果。本篇选读文章来自“行走的新闻”新作《浙里是我家——“百年百家”观察笔记》。



推荐阅读


1.“初心茶叙”特别版来啦!书记邀你一起“品茶读书”,快来点赞报名吧!

2.浙江的新冠疫苗安全吗?会不会有不良反应?权威解答来了

3.从寂静的世界中奋力抽身,她心怀热忱,热爱生活,拥抱世界

4.学校第一批2千余名师生接种新冠疫苗,听听他们怎么说?

5.忆|校园: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4月1日)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胡安妤(新闻学专业201专班)

▶音频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谢准

▶今日编辑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邬恬妮

▶责任编辑丨林丹虹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订阅号:nitnews

投稿邮箱:nitnews@nit.net.cn

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经录用,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